成都世运会上,市民一幅画感动香港武术队

发布时间:2025-08-23 内容来源:华体会

  8月10日下午,中国香港武术队的部分队员在结束成都世运会武术项目比赛后,乘机回到香港。此行,他们收获了两块金牌。不过,在教练耿晓灵的眼里,还有一份特殊的礼物让他们无比珍视——一幅由成都小市民亲手创作的画。

  这是一幅国画,呈现了一位剑客在山水中舞剑的场景。画作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一位罹患脆骨病的17岁少年。

  事情还得从8月7日晚成都世运会开幕式说起。当晚,参加完运动员入场式后,香港代表团成员到看台上落座,香港武术队教练耿晓灵的前方,坐着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执行主任杜灿灿。

  攀谈中,俩人熟络了起来。她们都是青联委员,同样关注公益,杜灿灿所在的机构长期关注社区弱势群体,耿晓灵表示很钦佩。杜灿灿当晚就买了武术比赛的门票,表示要去现场观看香港武术队的比赛。

  杜灿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和香港武术队一起欢呼的视频,被她的服务对象胡星看到了。因为罹患脆骨病,17岁的胡星平常只能待在家里,大多数时候他通过社交媒体跟杜灿灿联系。

  脆骨病是一种罕见病,由于遗传缺陷,患者身体不能生成强壮的骨骼,很容易骨折,在民间被称为“瓷娃娃”。胡星生下来3天手就骨折了,33天时双手双脚骨折,到现在为止他经历了200多次骨折。

  杜灿灿所在的公益机构和中和街道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定期为胡星带来绘画、科技等方面的教育服务,联系爱心企业为其捐赠轮椅、笔记本电脑等,协助他参与各种活动,更好融入社区生活。

  尽管行动不便,但胡星很喜欢武术。他也是绘画爱好者,甚至还在杜灿灿等一批四川省青联委员的帮助下举办了个人画展。8月7日晚看到杜灿灿的朋友圈后,胡星决定画一幅和武术有关的画送给香港武术队。

  事实上,因为行动不便,他并没有看过真正的武术表演,只能从网上找很多图片作参考,用来表现武术的动作。

  第二天胡星便开始创作。他用了一上午画了一幅剑客的画,可是他觉得太单调了,午饭后又重新创作,直到晚上8点40分他才完成一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

  “没有失误,人物比较传神。”胡星评价自己的作品说。

  8月9日上午,当杜灿灿把胡星的画送到位于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的成都世运会武术项目比赛现场时,香港选手沈晓榆刚刚拿到女子长拳-剑术-枪术全能冠军,沉浸在喜悦中的教练耿晓灵又收获了一份感动。

  回到香港后,耿晓灵和运动员们马上又投入了即将于8月31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准备中。耿晓灵决定把胡星的画作挂在武术队的办公室里,激励运动员们继续努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